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眷村歲月 在這裡停格 系列報導(十一) 住戶自覺守護家園 中心新村 完整保存眷村脈絡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陳巍杉 攝影/林建榮

  遊客如織的新北投,除了湯屋、溫泉博物館及新北投車站等熱門景點,還有座獨具特色的眷村「中心新村」。
 與臺北市多數眷村不同的是,中心新村早在民國八十七年,就由當地居民發起保存運動,儘管一開始不受重視,但居民守護家園的向心力從未動搖,也因此凝聚了力量,為「全區保存」打下穩固根基,等到近年政府介入推動再發展計畫,終使中心新村的保存水到渠成,成為臺北市唯一完整保存的眷村。
 
因軍醫院而生
 現今中心新村及周邊區域於日據時期被徵收做為陸軍用地,於西元一八九八年設立「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所」,透過鐵路或公路將傷患運送至當地,利用溫泉等設施進行療養。
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國際紅十字會人員於民國三十五年接收此地,及臺北衛戍病院另一處小南門院區,整建為「臺灣陸軍總院」,翌年改為「陸軍八○一總醫院」。
 當時國內因為金門保衛戰等事件影響,許多參戰官兵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,陸軍八○一總醫院於是在民國四十一年,於北投分院設立國軍第一個精神專科。
 愈來愈多醫護人員、後送傷患與軍人眷屬進駐,使得這處原後勤療養設施的周邊逐漸形成聚落,並被命名為「中心新村」。民國四十八年,陸軍八○一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朱集賢當選第一任村長,為中心新村的歷史展開新頁。
 
有溫泉的眷村
 致力保存中心新村的社團法人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協會理事長張聿文,是中心新村原住戶,父親在軍中負責政戰業務。
 張聿文成長於臺灣經濟剛起飛的年代,不過眷村仍舊貧困,他笑說:「只要餐桌上擺了一盆豬皮,就算是『加菜』,現在回想起來,我們村民平時似乎都是吃素的。」因為令人垂涎的肉類、海鮮,只有過年過節才吃得到。買不起高檔食材沒關係,不同省籍的婆婆媽媽,手下菜色還是變化多端,讓眷村裡的小朋友吃不到好料,卻永遠記得婆婆媽媽創意料理的好味道。
 張聿文表示,那時每到過年前,眷村裡家家戶戶就曬出香腸臘肉,因為圍牆矮,念小學的他,常跟著一群調皮大哥哥,帶著超級小刀,躡手躡腳的到每家「收割」越界的香腸,再快跑躲進附近樹林裡,生火將戰利品烤得香噴噴,大快朵頤一番。除了味蕾滿足之外,張聿文也自豪的說:「只有我們這個眷村,能在村內的公共浴池,舒舒服服的泡溫泉。」
 
保存文化脈絡
 從記憶長河拉回到現在,張聿文認為,要了解眷村,首先得熟悉它的脈絡,例如隸屬什麼單位、從大陸哪裡遷來,遷入臺灣的路線與港口等,中心新村與軍醫院目前仍只有一牆之隔,文化脈絡依然清楚,在老眷村中獨具特色。
 眷村文化累積不易,張聿文在民國八十七年擔任里長時,就開始努力推動中心新村保存工作,他參與當時的中心新村自治會,協助眷村田野調查、紀錄片拍攝及歷史訪談,並向臺北市文化局陳情保存;或許因為觀念在當時太「先進」,剛開始不僅少有住戶支持,連政府單位承辦人也調侃他「全臺灣好像只有你在講眷村保存。」讓他很無奈。
 所幸後來有不少眷村的第二、三代逐漸認同他的想法,紛紛加入保存工作,自治會也於民國一○五年轉型為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協會,由眷村子弟、社造專家、學者及關心眷村的企業家等人組成,共同推動眷村研究與活化,並舉辦工作營及藝術家駐地成果展等;當時參與式規劃工作坊吸引六十三位社區民眾參加,年齡層從二十到七十餘歲,也使中心新村的保存工作結合專業、跨越世代,再向前邁出一大步。
 現年九十三歲的原住戶顧黃生,平時就積極參與中心新村的保存相關活動。他在村內的住家,是中心新村最先整修的五戶之一,只要協會辦活動,他幾乎都會到場相挺。
 憶起昔日鄰舍雞犬相聞的眷村生活,顧黃生表示,中心新村獲得完整保存,也留下了他和眷戶的回憶,心中滿是感恩。
 
藝文注入活力
 全臺各地眷村近年陸續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或古蹟,政府也開始積極支持保留眷村文化資產,中心新村住戶為保存工作起了頭,功不可沒。也因為中心新村住戶的自覺,民國一○五年全村搬遷後,在硬體設施大致完整下,一○六年的保存及再發展計畫爭取到市政府及文化部補助整建經費,硬體工程分為兩階段,第一期已於今(一○七)年完成其中五戶整修,並規劃為示範區;第二期預計民國一一○年完工。
 目前村內展示眷村住戶捐贈的文物及相關歷史老照片,同時媒合臺北藝術大學、臺灣藝術大學等師生辦理藝術創作展,讓老眷村重現新活力。
(點閱次數:594)